2017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模仿练习题二
一、选择题(每小题 1分,共 25 分)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,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标题的答案标号涂黑。如需改动,用橡皮擦洁净后,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。
1.下列人物形象出自同一篇著作的是 ( )
A.沙子龙、赵七爷 B.王三胜、七斤
C.姚纳、德拉 D.黄省三、李石清
2.“相敬如宾”、“乘舟梦日”、“鲈鱼堪鲶”三个典故所涉及到的人物顺次是 ( )
A.孟光、季鹰、伊尹 B.孟光、伊尹、季鹰
C.伊尹、孟光、季鹰 D.季鹰、伊尹、孟光
3.“祸起萧墙”、“无可奈何”、“日薄西山”三个成语顺次出自 ( )
A.《季氏将伐颛臾》、《陈情表》、《庄子·秋水》
B.《寡人之于国也》、《季氏将伐颛臾》、《陈情表》
C.《季氏将伐颛臾》、《庄子·秋水》、《陈情表》
D.《寡人之于国也》、《庄子·秋水》、《陈情表》
4.下列关于著作、作者、国别调配正确的是 ( )
A.《论学识》——培根——英国
B.《麦琪的礼物》——欧·享利——德国
C.《米龙老爹》——屠格涅夫——俄国
D.《门槛》——莫泊桑——法国
5.下列文学知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( )
A.鲁迅的《呼吁》、茅盾的《半夜》和巴金的《家》,都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著 名的长篇小说
B.我国现代闻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是《雷雨》、《日出》和《茶馆》
C.闻一多新格律诗的“三美”建议指的是“音乐的美”、“绘画的羡”、“修建的美”
D.沈从文的《边城》生动地展示了浙东小镇淳朴古拙的民俗
6.下列各句所选用的修辞手法顺次是 ( )
(1)哀吾生之顷刻,羡长江之无量。
(2)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
(3)南国之秋,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当地的,比方廿四桥的明月,钱塘江的秋潮, 普陀山的凉雾,荔枝湾的残荷等等,但是颜色不浓,回味不永。
(4)听得道一声去也,松了金钏。
A.比方、夸大、排比、对偶
B.排比、比较、比方、夸大
C.对偶、比较、比方、夸大
D.比照、比方、排比、夸大
7.下列语句中,含有使动用法的是 ( )
A.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,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。
B.远人不服,则修文德以来之。
C.彼以艰苦忍受之力,冒其逆而突过之。
D.孟尝君怪其疾也,衣冠而见之。
8.下列划横线的语句翻译正确的是 ( )
A.忧劳能够兴国、逸豫能够亡身。逸豫能够亡身:贪图安逸吃苦只能使本身消亡。
B.一座大惊,皆感谢为云泣下。皆感谢为云泣下:都感谢南霁云而掉下眼泪。
C.千金,重币也:百乘,显使也。千金,重币也:千金是许多钱。
D.无由接见会面,不任戋戋神往之至。无由接见会面:没有理由碰头。
9.下列带点的字解说正确的是 ( )
A.臣侍汤剂,未曾废离。汤:菜汤。
B.君臣相顾,不知所归。顾:照料。
C.对酒当歌,人生几许?当:应当。
D.陈力就列,不能者止。就:担任。
10.下列语句中,“乃”字可译为“才”的是 ( )
A.所以,乃徙为上郡太守。
B.好久,乃许之,认为前将军。
C.今乃弃黔黎以资敌国,却来宾以业诸侯。
D.(马伶)既去,而兴化部又不愿辄易之,乃竟辍其技不奏。
11.《无题》(相见时难别亦难)是 ( )
A.田园诗 B.爱情诗 C.宴饮诗 D.边塞诗
12.唐代“新乐府运动”的倡导者是 ( )
A.岑参 B.白居易 C.韩愈 D.柳宗元
13.柳永《八声甘州》(对潇潇暮雨洒江天)中,融贯上下片的过渡头绪是 ( )
A.红衰翠减 B.无语东流 C.登高临远 D.妆楼飆望
14.辛弃疾的著作集是 ( )
A.《淮海词》 B.《漱玉词》 C.《清真词》 D.《稼轩长短句》
15.杜甫《蜀相》“两朝开济老臣心”中“老臣”是指 ( )
A.曹操 B.李斯 C.诸葛亮 D.王安石
16.“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”两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( )
A.反问与比较 B.设问与比较 C.反问与比方 D.设问与比方
17.在我国小说史上,标志我国古典小说的老练的是 ( )
A.志人小说 B.志怪小说 C.唐传奇 D.话本小说
18.王实甫《西厢记.长亭送行》的体裁是 ( )
A.散曲 B.套数 C.诸宫调 D.杂剧
19.“壬戌之秋,七月既望”中的“既望”指的是 ( )
A.阴历每月初一 B.阴历每月十五
C.阴历每月十六 D.阴历每月月底
20.《天净沙·秋思》表达羁旅之情的办法主要是 ( )
A.直抒胸臆 B.喻情于理 C.喻情于事 D.借景抒情
21.由徐志摩建议、安排的文学社团是 ( )
<p style="margin-top: 20px; margin-bottom: 20p
-
上一篇
2017河南天一专升本英语词汇专项练习题(附答案) -
下一篇
青海大学专升本